
Physical Migration and Wandering of Spirit – Interview with Nathalie Bissig
采访人:和丽斌
被访人:Nathalie Bissig(瑞士)
翻译:刘丽芬
录音整理:沙玉蓉
时间:2010年4月27日晚22:00—23:30
地点:昆明创意英国
和丽斌(以下简称“和”),Nathalie Bissig(以下简称“N”),Hang Thuy Nguyen(以下简称H),刘丽芬(以下简称“刘”)
和:你在上学的时候主修什么?
N:摄影。画画是自学的。我只是在画,我不觉得我是在绘画。
和:那从事摄影有多长时间?
N:大概加起来是6年的时间。摄影学习完整加起来应该是3到4年。
和:你的照片从来不做加工吗?
N:我想我的作品接近纪实性摄影。有的时候也会做观念摄影之类的。
和:你的作品以什么方式展示,一般是多大尺寸呢?
N:大概就是40×50cm 。有时候是细长型的,不太大。我喜欢传统的相片装框方式。
和:为什么想来中国呢?
N:我喜欢把自己放到陌生的环境去。这是我第一次来亚洲。苏黎世的艺术家进驻项目有很多城市可以选择,像纽约,柏林,巴黎等。每个申请的艺术家在填写志愿的时候都有首选。我的首选是中国。因为我不喜欢太商业的大城市,所以我选择了中国。
和:你来之前是怎么想象中国的?
N:我也一直在想,在脑海里搜索中国的画面,但是少之又少。从媒体上得到的信息和我实际到这里了解到的差别还是很大的。我更喜欢看到真实的一面,亲自去体验和感受。
和:你到中国有什么感受呢?
N:有很多啊,我也在努力回想最让我感动、印象深刻的事情。这一个多月,没有让我太过于震惊的事,这也许和还是来到一个城市生活有关系吧。在昆明,不管是人的日常行为,情绪等很多方面,好像还是不足以让我很“震惊”吧。
和:在你的画里面,有很多奇异的形象,有些是昆虫和人的结合,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吗?
N:我想当我画画的时候,我没有想太多。就像孩子一样,我想让我的笔成为我的大脑,心随手动。
和:你在昆明有恐惧感吗?
N:不恐惧,但是你的问题让我恐惧。
和: 玛丽安(Marianne)就告诉我她恐惧,所以我问你。
N:从来没有过,甚至是深夜一个人独自骑车我都没有感觉到。
H:我也是一样,我觉得这个城市治安很好。
刘:是因为你们生活的区域很安全,呵呵……
和:我更喜欢你的画,甚过你的摄影。你的摄影作品没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。我感觉你的画就是很真实的展现你潜意识里面的东西。
N:这也是我一直考虑的问题。我也在追问,自由、随心所欲是什么状态,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尝试不经过考虑就动笔开始画画。
和:你的意思是你画完才知道你画的是什么?
N:我身边有很多纸,我一提起笔就开始画了,不停的画,不考虑任何问题就只是动笔画。很多作品都是从我平时的很多手稿中挑选出来的。
和:好的作品也是可遇不可求。
N :在我们的学院里都是强调技法,想法。但是在你真正开始艺术创作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都不存在了,变得不重要了。
和:那你的摄影作品也是像你画画一样,拍了很多,什么都不想,然后最后再来挑选?
N :图片有一点复杂。摄影是我生存的一种方式,这就意味着我在拍片的时候,有时就要为别人工作,会很自然的考虑我拍摄的对象。我希望摄影时能像画画一样,无意识的去拍,保持自我。我很清楚的意识到周围发生的事情,但一直在尝试随心所欲。
和:你有想过绘画和摄影结合吗?
N :没有,但我做过的几个展览是把图画和照片一起展出的。
和:这个也很有趣。
N :是的。实际上我一直处于在做决定的状态。当我沉浸在画画里时会感到不安,因为要生存,摄影是我生存的保障。接了活后拍摄对象会提很多要求,这种感觉很不好。但也因为摄影,我可以接触到很多不同阶层的人,比如一些身居要职的高管,我可以要求他/她根据我的要求摆拍,这时就感觉太棒了!
和:中国现在的艺术形式很多元,但是在过去,东方和西方的绘画方式其实很不一样。你是如何看待东方,也就是中国绘画中的境界呢?
N :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留白的方式印象很深,了解了道家的一些思维主旨时感觉找到了一种归宿感。
和:中国的传统美学是很含蓄的表达,喜和悲都不太突出,都是很含蓄、很安静的,不是很强调的东西。在画里面,表面看似宁静,但其实很多情感已经体现无疑。在中国传统大师的作品里都是这样的。像齐白石,黄宾虹,八大山人,担当……
N :记得上学时有个中国人给我们上课,教书法,当时感觉中国人脾性不痛不痒的,很束缚,高兴或者不高兴都要藏着掖着。到这里后发现似乎真是这样,拖泥带水的感觉很明显,有时我就很想捅他一下。哈哈。另昆明到处都在拆迁,这些是我印象比较深刻的。
和:这也是东西方的文化的差异。有些东方人看起来可能稀里糊涂的,但是其实他心里什么都很清楚。中国人喜欢含蓄,内敛,不张扬吧。
N :当我到非洲的时候,别人看我觉得我是个白人。当我到中东的时候,别人觉得我是基督徒。我很想知道我在你们眼里是什么样的人?
和:我觉得只是肤色不一样啊。
N :但是我的肤色也和你差不多啊?
和:好吧,或者说头发的颜色也不同啊。

